使命和願景
作為巴迪基金會教育項目的一部分,聯國學校致力於培育和發展學生的體能、智能與靈性能力,提升他們對家庭和社區的人文關懷的能力。我們工作的內容建立在一共同的認知上,即人類正在朝向一個公平、繁榮、和平和團結的全球文明邁進。學校為其教育項目尋求廣泛的社區參與,通過如校際交流、專題研討及學生和老師對社區的服務等努力形式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發展做貢獻。
聯國學校的教育課程以物質與精神兩維教育的一體化為目標。可以這樣理解,即物質維度好比一盞燈,而精神維度就是點亮燈的光。兩個維度的完美結合可以點亮燈光並為世界提供光明。
因此,學校從世界各地聘請不同學科的資深教師;維持一個安全、有序和友好的學習環境;提升學術高標準,包括高水平的國際測試;並為世界各地的最高學府提供優質生源。
盡管如此,我們相信聯國學校的教育責任遠不止於此。原則上,我們希望為人類一體性的實現做出適當的貢獻,並矢志不渝地在校內和週邊社區致力於多樣文化的團結共建。隨著團結的建立,各種信息、能量和奉獻精神應運而生,讓“整體的質變大於其各部分的量變之和”,最終使蛻變成為可能 。
學校關於人的本性的概念也影響著我們的教學方法。我們相信人類被賦予,而且從本質上被激發去實現一項雙重任務——促進社會發展和改善自我品格。事實上,這兩項任務是同一硬幣的兩面,發展善良、寬容、堅強和正直是有效服務社會的必備品質;反過來,服務也促進我們這些內在品質的發展。因此,真正的成功、滿足感與品格發展、無私服務人類是緊密相連的。
同時,這些高尚的目標和魅力的品格存在於每一個人的本性中,與生俱來。我們每個人擁有一個高等的(靈性的)和低等的(動物性的)本性,而教育是培育和開發高尚潛能的過程,每一個人都“好比富礦,隱含著無限的寶藏,唯有教育能夠將其發掘出來,使人類從中獲益。”
除了關注學生、學校社區的發展,我們也把對周邊社區發展的貢獻作為聯國學校工作使命的基本組成部分。自然而然,這會加強學校與其他機構的合作,為年輕人和老師們在澳門進行更廣泛的社區服務提供途徑,同時也使學校成為提供培訓、研討和校際交流活動的資源。
所有這些願景的實現需要通過實踐而成。聯國學校的教育項目、方法和具體路徑的選擇也都著眼於體現高學術標準和品格發展以及服務能力的融合。
幼兒園和小學項目專注對學生品格和科學、數學、語言能力的開發,繼而使得其靈性品質和智能被喚醒和培育。12至15歲 --- 青少年習得將陪伴他們一生的態度和品質的關鍵時期 --- 學生們將發展出優良的道德框架和分析社會及社會中運行的各種不同力量的能力,同時將他們的所具有的熾熱的能量引流到社區服務中去。15歲以後,年輕人將被陪伴去承擔更高的責任去為他們身邊的人,特別是青少年和兒童,提供幫助。
指導我們工作的另一條信念是科學乃促進個人成長和文明進步的知識的一個重要來源,它使人類脫離動物性的狀態並能探索和解開蘊含在大自然中的奧秘。所有學生都學習科學至較高水平,學習的重點是秉持謙和的學習的姿態探求現實的能力,培養科學的理解力,而非僅僅獲取技術或事實。科學的方法,如被恰當的運用,可應用於學生個性的開發和社會服務,而不是僅僅局限於實驗室裡的學習。學校所倡導的週期性學習、行動和反思的過程就是這一科學方法的很好體現。
另一個激勵我們不斷發現存在於我們心智中的新的寶藏,改善我們的思想和行為,致力於在社會中、與大自然的和諧共建的力量乃是美感吸引。 無論是針對學生演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對藝術、戲劇及音樂的重視,還是對某一科學理論或某一閃光的高貴品格的由衷贊賞等方面,學校都充分培養學生對美的追求,因而影響和激發學生朝著卓越不斷追求。
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無論是在功課學習、藝術創作、體育活動還是社區服務中,年輕人會感受到成就感,能自信並愉悅地發展實用的技能。我們視音樂為人類提升靈性的階梯。運動和體育活動是學校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因為體育有助於一些品質的發展,如參與、合作、堅持不懈等。同時體育也有助於身體的成長。總而言之,追求卓越可以幫助年輕人識別自己的天賦,選擇並專注與某一職業的發展 ----- 這一理念和實踐受到學校的鼓勵和專業員工的支持。習得一項實用的技能是年輕人獲得獨立和成為有用的社會成員的關鍵,當他們在眾多職業中明確了自己的選擇和追求時,他們將具備維持高標準和正直行為的能力。
就學校說採用的其他方法而言,以下三個例子可用來詮釋以上所述的觀點:合作性紀律、參與和服務。
合作性紀律
學校努力貫徹實施合作性紀律,一套基於對每個學生都有如下三種認識的方法:有願望與他人建立聯繫,參與社區建設和感覺有能力。這種方法避免了對紀律過度放松以致忽略的態度,和過度嚴厲以致扼殺兒童的靈性力量和創造力。這種方法的基礎是相互的責任感,其作用可以提升人的歸屬感。
參與
與社會活動和學校教育緊密相連,因此學校鼓勵所有在校學生積極參與到不同的學校活動中去,比如參加體育運動、音樂表演和學生磋商委員會等。同時參與的培養也延伸至課堂,將參與和合作的方法運用到班級規模的學習內容和教師實踐中,鼓勵兒童思考和表達他們的理解,並讓他們能夠積極而主動地對待自己的學業。
服務
學校努力貫徹實施合作性紀律,一套基於對每個學生都有如下三種認識的方法:有願望與他人建立聯繫,參與社區建設和感覺有能力。這種方法避免了對紀律過度放松以致忽略的態度,和過度嚴厲以致扼殺兒童的靈性力量和創造力。這種方法的基礎是相互的責任感,其作用可以提升人的歸屬感。
學校在各領域的成功取決於學校社區內所有成員對這一願景的清晰而深刻的理解。我們的理念是融合物質與精神雙重維度教育,志存高遠且很少有先例可循,因此我們必須願意去理解我們的目標並解答不同的疑問,學習和踐行不同的方法。而至關重要的一點是能夠支持員工進行週期性的學習、計劃、行動和反思。在與家長的互動過程中,我們試圖更多了解每個學生的特質,讓父母作為合作夥伴參與這一教育進程,並認識到對於兒童的健康發展而言全面而不懈的努力必不可少。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一個不斷學習的機構,這就要求我們所有人都願意接受和應對模糊的存在,堅持不懈、深思熟慮,磨礪我們的耐性和寬容。總而言之,我們必須做出榜樣,在自己身上展現出我們希望看到學生說具有品質。